五味杂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5800h 3缓 五味杂陈

五味杂陈

2024-05-05 07: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华硕天选,这款产品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一款和大名鼎鼎的“坠机堡垒”同源的机器,它被分离出来主打“二次元”,一出生便饱受争议——一方面,它的“二次元”营销做得非常到位,以至于在P站都能找到不少同人作品(老司机们懂的都懂),在硬件厂商们的一波“二次元营销“大潮中,它应该是最成功的。但另一方面,产品本身却处处充满硬伤,脱胎于官方并不打算好好做的“坠机堡垒”系列,它注定是一款要被消费者口诛笔伐的产品,依靠首发4000系锐龙CPU的优势,它顶着质疑硬生生卖了好几个月,直到更好的竞品出现后,就只有衬托竞品的份了。

时间来到2021年,新的一年,天选迎来了一波更新,天选2横空出世。它依旧有首发5000系锐龙的优势,但这一回,它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天选2究竟会继续被黑,还是峰回路转,赢取一片“真香”呢?看完评测,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在正式进入评测之前,先给各位看官打个预防针:由于天选2搭载了今年的两大新品:R7 5800H处理器和RTX30系显卡(RTX3070 Laptop),本文在性能测试部分会用大量篇幅着重点评这两个新品,换言之,本文会非常长。

目录:

外观CPU&显卡理论性能测试游戏测试生产力测试屏幕测试固态硬盘测试散热测试与拆解续航与离电测试总结一、外观

和上一代相同,天选2的A面依旧是金属材质,表面经过磨砂处理。我上手的这一台是白色版,A面颜色为青色。和天选1一样,四角做了4个圆点装饰,不一样的是天选LOGO变小了,且从正中央被挪到了正上方。为了防止阻挡出风口,A面下方做了一个梯形切割。

掀开顶盖,引入眼帘的是纯白色的机身。B、C、D三面全白,B面造型依旧棱角分明,摄像头位置做了一个凸起,一来能塞下摄像头模组,二来方便开合。上边框0.9cm宽(凸起处1.1cm),左右两边宽度0.65cm,下边框约3.1cm。除了下边框,其余三边均有缓冲胶垫。

C面除了颜色,基本沿用了天选1那一套。最上方一排指示灯,右边是“TUF GAMING”的标识,表明天选2依旧隶属TUF系列,FA506QR的型号也侧面说明这一点(飞行堡垒型号FX506)。下方是进风口,电源键位于右侧。键盘是常规的全尺寸键盘,1.8mm键程,RGB背光3档可调,无分区。WASD键帽做了透明处理,空格键加大,只是方向键虽然往下挪,尺寸却仍然被缩小了,这个设计我一直不是很懂,继续往下挪一点,把4个方向键做成标准大小不好吗?

D面,做成白色之后,我发现了天选2的一个“重要”改进——他们终于舍得给机器多开点进风口了。之前天选1被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底面进风口太少,一眼看上去有很多蜂窝状结构,仔细一看发现大部分都没有镂空。天选2改掉了这个毛病,可喜可贺。

接口方面,大部分接口依旧集中在左侧,从左到右依次是:电源接口、RJ45网口、HDMI 2.0b、两个USB 3.2 GEN1、USB 3.2 GEN2 Type-C以及3.5mm耳机接口。

其中,C口支持DP输出,且直连独显,不支持PD充电。

右侧依次为防盗锁口、侧出风口和一个USB 3.0接口。

整机的外观上没有大改,依旧是浓浓的飞行堡垒风格,只是这次配色上和天选姬更搭,做了个青+白的配色,观感上还是不错的。

最后是适配器,天选2给了一个台达代工的200W适配器,有点吝啬……一般来说这个给个230W比较妥当,不过也算够用,没啥问题。

外观展示部分到此结束,下面进入万众期待的性能测试环节。

二、CPU、显卡理论性能测试

前排提醒:性能测试部分以介绍CPU和显卡的基准性能为主,篇幅较长,某些部分无关机器本身,参考时请注意辨别,别把基准性能当作机器本身的性能。

性能测试开始前,先来过一遍天选2的配置。

CPU:R7 5800H,8核16线程,最高频率4.45GHz显卡:RTX3070 Laptop 90W(Dynamic Boost 95W)内存:双通道16GB DDR4 3200MHz硬盘:512GB 海力士BC711屏幕:LQ156M1JW26,15.6英寸,1080p分辨率,240Hz刷新率,98.5%sRGB色域覆盖有线网卡:Realtek PCIe GbE Family Controller无线网卡:AX200 160MHz声卡:Realtek ALC256电池:90Wh适配器:台达 ADP-200JB D 200W厚度:前端24.8mm,后端25.4mm高度:前端26.65mm,后端27.75mm重量:2.21kg,适配器重588g

1、CPU性能——跑分秒天秒地

ZEN3架构的改进我并不打算赘述,因为网上已经有不少非常详细的分析,知乎上一搜也能搜到很多大佬的分析,远比我在这简单翻译和解释好得多。对ZEN3架构感兴趣的同学请自行搜索了解,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当然,本文重点并不是桌面端而是移动端。这次ZEN3移动端的APU代号为Cezanne(塞尚),总共发布了8款标压H处理器和6款低压U处理器。除了常规的H系列外,5000系锐龙产品线增加了HX系列,官方表示该旗舰系列可超频(但我至今没见到AMD发布任何针对该系列的超频软件);同时,相对低功耗的HS系列依旧保留。而U系列中,则出现了ZEN3和ZEN2“混搭”的情况,5700U可以看作4800U的超频版本,CPU和核显频率都提高了一点;5500U则是4600U升级了核显,多了一组CU并超频300MHz;5300U比较特殊,因为上一代4300U是4核4线程(没什么产品用),4核8线程则出现在商用的R3 PRO 4450U,5300U更像是4450U去掉商用技术,拿来超个频就上了。至于为什么要混用“马甲”,AMD表示是出于成本考虑,有些OEM厂商需要更低价的产品。

Cezanne核心规格最高8核16线程;旗舰处理器R9 5980HX频率最高,Boost频率可达4.8GHz,基频3.3GHz,由于AMD向来在最高频率上“反向虚标”,实际可达到的频率可能是4.85GHz。本次评测的天选2搭载了R7 5800H,对比4800H,在Boost频率上高了0.2GHz,达到4.4GHz。

缓存方面,Cezanne相比上代Renoir,三缓由8MB扩大到16MB,看起来翻了一倍很厚道,但实际上ZEN3桌面端三缓是32MB起步,所以还是砍了一半。

这次ZEN3架构的一大改变,就是将CCX“扩容”,由ZEN2的一个CCX 4核8线程,“扩容”到一个CCX 8核16线程,因此,16MB的三缓可以被8个核心共享,不仅是容量翻倍,延迟也比上一代有了明显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AMD在发布会上给出的缓存是二缓加三缓,二缓是4MB,每个核心512KB,因此6核的处理器会出现19MB的缓存。

核显方面,Cezanne依旧是7nm Vega,最高8CU,频率由之前的1750MHz提高到2000~2100MHz,所以性能上别有什么期待了。

PCIe通道方面,Cezanne依旧不支持PCIe 4.0,但直连CPU的PCIe通道给了20条,其中8条固定分配给独显,12条可供厂商自定义,也就是说,搭载Cezanne的笔记本可以做两个直连CPU的满速M.2插槽(当然也可以用来做更多的外部接口)。

简单介绍完Cezanne,直接来看跑分吧。

跑分结果毫无悬念,天选2上这个R7 5800H在限定60W功耗的情况下(原机器给了80W功耗),只比全核超频4.7GHz的i9-9980HK稍差,但比不超频的i9-10980HK领先了4.3%,比同功耗的R9 4900H领先了5.35%。即使将功耗降低到45W,跑分上也轻松超过60W的i7-10870H。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R7 5800H的提升,在多核方面对比4900H/4800H并不明显,主要提升在单核性能上。

如上图,先对比4900H,R7 5800H在国际象棋等5个项目中(R23比较新,没收集到数据),单核分数分别提高了12.27%、21.13%、10.93%、14.94%和17.12%,平均增幅达15.3%,比多核性能的增幅要大很多。

再对比英特尔这边使用了新架构的i7-1165G7(我拿到的1185G7的机器调得不好,数据还不如1165G7),R7 5800H基本可以做到平分秋色:国际象棋和R15分别领先5.56%和3.52%,R20和R23分别落后4.12%和5.06%;Sandra和POV 3.7又领先7.02%和4.77%,平均下来R7 5800H单核性能领先2%,考虑到i7-1165G7单核频率4.7GHz,R7 5800H最高频率4.4GHz(实际4.45GHz),这么看来R7 5800H单核性能还是要强于i7-1165G7。

单核性能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架构上的改进,而目前英特尔只有Tiger Lake-U以及即将推出的H35使用了新架构,沿用Sky Lake老架构产品太落后,IPC难以匹敌基于ZEN3的Cezanne;Tiger Lake-U和H35只有4核8线程,又由于产品定位,功耗普遍受限;真正对位的竞品Tiger Lake-H还在难产,所以,Cezanne现阶段可以说是没有对手的。

但单核性能的提升也有代价,比如功耗。在前面的跑分中我们看到,Cezanne的能耗比非常好,60W的跑分就能比肩对手旗舰CPU 150W的跑分,即便如此,单核的功耗也难免提高。如图,CINEBENCH“全家桶”的单核测试中,R7 5800H的平均功耗为17~18W,不难想象即便优化频率电压曲线,R7 5800U的单核功耗也可能超过15W。所以,和Tiger Lake-U一样,AMD的轻薄本在设计时,“起步”功耗也不再是15W了,15W很可能连完全发挥单核性能都不够用,更别提AMD还将核显全线超频。轻薄本的最低功耗设计,可能全面告别15W,以后最少要25W才算合格。

有意思的是,上图功耗曲线中,出现了两个峰值,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观察频率曲线,可以看到整个测试基本由Core 5 T1来完成。但同时,其它核心也没“闲着”,频率时不时会提高;而Core 5 T1也会时不时将频率降低。功耗达到峰值的那一段,正好是多个核心频率波动最频繁的时候。如此神奇的调度,可能是AMD的CPPC技术造成的。

CPPC全称Collaborative Power and Performance Control,又叫“协作处理器性能控制”。根据AMD的介绍,与传统的由系统主导的P-STATES不同,CPPC是直接由处理器来掌握机器的运行状态,做到更精确的电压和频率控制,以达到更好的能耗比。CPPC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它会将程序负载交给最好的核心,它规定了一个“核心性能序列”并告知系统,这个核心性能的排序是根据多方面因素来决定的。2、CPPC会改变系统的电源状态,提高核心状态的切换速度,只需1~2ms就能完成切换。

CPPC出发点是好的,也确实做到了省电以及平衡游戏温度,但难免对性能会有影响。网上已经有不少用户反映CPPC影响单核游戏帧数,因为CPPC“自作主张”地将游戏负载“分摊”给了其它核心。在台式机BIOS中,有一个CPPC Per Core选项,关闭后可以让CPPC将单核负载固定分配给核心序列第一的核心,这能有效提高单核负载程序的性能表现。 可惜笔记本上,这个选项是不会开放给用户的(甚至不一定有),而且CPPC在移动端是默认开启的,想要规避这样的调度,只能依赖厂商优化。

小结一下Cezanne的性能表现:跑分一如既往地优秀,高分的同时有着出色的能耗比。多核提升对比上一代不是很明显,但单核性能可以媲美英特尔的Tiger Lake,不过单核功耗也提高了。总地来说,Cezanne弥补了Renoir的短板,仅从跑分来看真的很美好。

2、显卡性能——它改变了移动卡,它又改了回来……

天选2不仅搭载了新的CPU,显卡也紧跟时代潮流,更新到了NVIDIA最新的30系移动版显卡。

RTX30系基于安培架构,核心代号GA10X。同样,本文并不展开进行架构介绍,相关的架构分析可自行搜索,已有不少优秀的分析文章可以参考。但为了说明新产品的特点,这里还是总结一下安培架构带来的新特性:

2倍的FP32浮点性能(相比图灵)。第二代光追单元。第三代张量内核(Tensor Core),性能翻倍但数量减半,其实就是GA100上的张量内核砍了一刀。GDDR6X显存第三代NVLink,和移动卡没啥关系了。支持PCIe 4.0。工艺从台积电12nm“升级”到三星8nm

今年移动端的RTX显卡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照搬”桌面端的核心,旗舰显卡RTX3080 Laptop,使用的是GA104核心,而非桌面版的GA102,也就是说,今年移动端的N卡不再和桌面端有对应关系。也正因为这样,移动端显卡的命名都带有“Laptop”的后缀,为方便称呼,以下简称LP。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端旗舰卡RTX3080 LP使用完整的GA104核心,总共6144个CUDA,而RTX3070只有5888个CUDA,RTX3080 LP可能对应桌面端未来的RTX3070 Ti/Super。

由于工艺制程的升级,安培架构得以在每个SM处理块(processing blocks)的两条主要数据通道中,塞入多一倍的FP32 CUDA核心——一个通道包含16个FP32 CUDA Core,另一个通道包含16个FP32 CUDA Core和16个INT32 Core,然而这个通道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只能在FP32和INT32计算中二选一,2倍的CUDA核心和2倍的FP32峰值性能就是这么来的。

三星8nm制程虽然缩小了体积并塞入了更多的晶体管,但发热非常严重,功耗居高不下,看过30系显卡评测的人想必对RTX3080解锁后500W的功耗印象深刻,而这其中,GDDR6X显存的功耗也非常可观,10GB的显存跑Time Spy耗电能到60W,1颗就要吃掉6W,放在功耗限制严格的移动平台根本不敢想象。因此,移动N卡沿用了GDDR6显存,并且目前也没把RTX3080的GA102放到移动平台上。

反观GA104核心的RTX3070,虽然不是完整规格,但整卡功耗只有200W出头,非常适合放进移动平台,按照老黄的刀法,用上完整核心然后功耗限制在200W,性能想必不会比桌面端差多少。

回到我们的天选2,它搭载了RTX3070 Laptop显卡,5120个CUDA,相比RTX3080 LP少了1024个CUDA,也就是砍了8组SM。使用8GB GDDR6显存,256bit位宽。核心频率930MHz,显存频率1500MHz,Boost频率标称1410MHz,实际最高能到1785MHz,电压0.9V。天选2在开启增强模式后会给显卡超频,核心100MHz,显存30MHz(120MHz),传统艺能了。

天选2的RTX3070 LP TGP为90W,通过驱动给的Dynamic Boost能动态提高到95W。说到功耗,30系显卡依旧让人头大——以这张RTX3070 LP为例,它有80W、90W、95W、105W、115W、130W 6档功耗。其中,80W~90W理论上属于Max-Q,通过Dynamic Boost可提高到95W和105W,如果厂商不用这个技术,驱动中的“Max-Q增强”功能也允许显卡提高5W TGP,这是个“彩蛋”。115W属于标准版,还是可以通过Dynamic Boost提高15W功耗。(注:新驱动去掉了“Max-Q增强”的开关)

虽然80~90W属于Max-Q,GPU-Z和设备管理器读到的名称,已经没有Max-Q字样,NV似乎有意无意弱化Max-Q概念。而原本只在Max-Q显卡上使用的Dynamic Boost,现在标准版也能用了,所以我一直在纠结在称呼上,到底加不加“Max-Q”。

说到Dynamic Boost,这又是一项让人头大的技术,它升级到了2.0版本,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动态调节CPU功耗,并且当CPU有需要时,Dynamic Boost 2.0也会视情况降低显卡TGP。Dynamic Boost的调节是根据两个因素来的:CPU功耗和预先设定的总功耗墙,天选2上这个总功耗墙是135W。

好在跑分没啥问题(已关闭超频),95W的RTX3070LP,跑分和105W的RTX2080 Max-Q相当,领先90W的RTX2070 Super Max-Q 16.8%,个人觉得这个提升幅度只能说凑合吧,要比RTX3060 115W的提升幅度小。

小结一下:今年的30系显卡与桌面端“脱钩”,移动平台重回“M”时代,只不过这次后缀改成了LP(Laptop)。性能进步肯定是有的,但和桌面端的差距实打实的拉大了。

3、内存缓存性能——倒车,请注意!

说完了CPU和显卡,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对,之前在AMD平台掀起不小波澜的内存性能,至今依旧是事关整个平台性能的重点。然而,谁也没想到,这里居然开起了倒车。

天选2配备了双通道16GB内存,使用两根三星M471A1G44AB0-CWE,单条8GB,单面4颗粒2BG内存,没错,也就是之前常说的SDP内存。在口诛笔伐之前,先来看看AIDA64的测试成绩,读取速度42022MB/s,写入和复制速度在40000MB/s以下,还是很好判断的,延迟77.8ns。从读取速度和延迟来看,Cezanne的内存控制器确实有进步,之前Renoir搭配C22 3200MHz 2BG内存,基本盘是读取38000MB/s左右,延迟80ns以上。

虽然内存控制器有进步,但也无法挽回2BG的天生劣势。之前说的“SDP内存”本质上是Bank Group(简称BG)数量不同带来的差别。Bank Group是DDR4引入的一个概念,从DDR3到DDR4,内存预读取从8N提高到了16N,而这个预读取的提高就是通过Bank Group实现的。每个Bank Group相互独立,各自预读取8N,当数据落在不同Bank Group上时,性能会有明显的提升;当数据全部在一个Bank Group内时,性能就和DDR3差不多了。

天选2这次使用2BG的内存,相当于开了一次“倒车”。根据我得到的小道消息,目前单根8GB的4BG(DDP)内存可能会停产,只有2BG内存可用,不止华硕,其它厂商也会使用或者混用2BG内存,这么看,这次是行业集体开“倒车”,可能真不怪华硕。希望后面有厂商能打我脸。

2BG内存自然对性能有影响。CPU方面的影响主要看软件是否对内存带宽敏感,比如3DMark的物理测试就属于内存敏感型,尤其是3DMark 11和Sky Diver,差距能到20.3%和13%,传统的CPU性能测试软件,如象棋和CINEBENCH,则几乎没有影响。

显卡方面,虽然2BG的成绩全面落后4BG,但差距比想象中小很多,最大差距是Heaven 4.0跑分,也只有3%;平均1.8%的差距,感知不强。

看来内存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这里我们先留个悬念,因为还有让人更懵逼的事情:缓存性能。

重新放一张AIDA64 6.32.5600的内存缓存测试,这是截至写稿时AIDA64的最新版本,注意三缓的速度,这个速度简直是不可思议!

会不会是新版本AIDA64出了问题呢?那我们换个6.20的来。

好了,没救了,等死吧……

我翻了翻数据,找到几个三缓性能的数据作为对比。首先对比上一代产品R7 4800H,R7 5800H的三缓读取速度只有4800H的21%,写入速度只有27%,复制只有32%,读写只有上一代的五分之一多点,复制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再和i7-10870H对比,读取只有10870H的一半,写入稍低,复制也整整少了100GB/s。与之相对的,新架构的i5-1135G7三缓读取速度是5800H的4倍多,写入将近2倍,复制是2倍还多。

最后对比桌面端,同样是8核的5800X,5800H速度刚好接近它的一半,而有意思的是,5800X是5950X的一半,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5800H三缓大小是5800X的一半,5800X三缓大小是5950X的一半……这也太巧了吧?

实际上,上图5800X和5950X的三缓速度都不太正常,也就是最近被极度关注的ZEN3三缓速度减半问题。查找ZEN2过往成绩会发现,ZEN3的三缓写入速度只有ZEN2的一半。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解决(然而最近偷跑的桌面端Cezanne解决了),桌面端暂时的解决方案是:

开启fmax可解决定频定压可解决调整EDC电流至300~400A以上可解决

且不说这3个方法的副作用,在移动平台上,根本不可能使用这3个方法。现阶段可能只能等AMD自己解决并更新固件了。

目前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微星的林大认为是AIDA64本身算法不对,在台式机上,我觉得很有道理,但笔记本上这个速度难以解释,是否对性能有负面影响也很难说。

根据我得到的小道消息,目前各家厂商首发的AMD机器,可能都存在三缓掉速问题,只能等后期AMD出手了。至于修完之后是什么效果,也只能等后面再来验证。

PS:有关三缓和EDC的关系,可参考这篇文章:

Richard Han:zen3的L3简易测试三、游戏测试——出乎意料

天选2的游戏测试本身不是很好做,CPU是新的,显卡是新的,内存是2BG的,显卡是没有直连的,本身还自带超频……我们一步一步来,首先展示是原机器的成绩。

“众生平等系列”第一弹,刺客信条奥德赛和英灵殿,平均帧数分别是64和60。在桌面端,英灵殿是出了名的AMD神优化游戏,因此我保留了奥德赛作为参考,但目前来看没看出任何“打鸡血”的表现。

“众生平等系列”第二弹,地铁逃离,出了名的用脚做优化的游戏,在Ultra特效中天选2能有平均61.54帧的成绩,还不错。

全面战争三国,平均71.7帧。

古墓丽影暗影,这是一款优化较好且不吃CPU,着重显卡性能的游戏,天选2的成绩是平均93帧。

看门狗军团,非常吃显存容量的一款游戏,最高画质理论上需要8GB显存以上,还不包含光追。实际测试中,游戏会根据你的显卡显存容量来调整占用,但也几乎吃满了。为了照顾显存只有6GB的中端卡,我分别测试了最高画质和非常高画质,以供参考。

网游方面,负载较低的DOTA2对于天选2来说毫无压力,平均125帧,最低79帧,最高156帧。

而CS GO更是R7 5800H的拿手好戏,最低画质下(下文里CS GO项目都是最低画质,做表格时忘了注明了),天选2能有平均257.93帧的成绩。这个成绩还不是最高,更换内存并连接外屏,会有更大的惊喜。

年度最热门的显卡杀手级游戏——赛博朋克2077,超级画质下,天选2取得最低45,最高67,平均57帧的成绩。原本可以顺利地进行对比,并继续做换4BG内存和直连外屏的测试,但在分析Log时,我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

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游戏过程中,R7 5800H所有核心的频率,无一例外全部降低到3.18GHz,也就是基频。

经过一系列尝试后发现,只要关闭Dynamic Boost,CPU的频率就会恢复正常。原本我以为这是BUG,后来才发现这是Dynamic Boost根据总功耗墙调节的结果:当CPU和显卡总功耗低于135W时,CPU一切正常;当总功耗高于135W时Dynamic Boost触发,自动判断此时是CPU瓶颈还是显卡瓶颈,如果是显卡瓶颈,则将CPU功耗降低并拉高显卡功耗。在2077中,CPU功耗被降低到20W左右,频率只剩默频。我测试的是超级画质,当画质降低到最低时,帧数会有90多帧,此时CPU正常工作,显卡功耗降低到90W左右。

那么Dynamic Boost这个操作会不会得不偿失呢?这个要看游戏帧数和游戏负载。如图,帧数维持在60帧左右的游戏,开启Dynamic Boost更好,因为此时显卡瓶颈;而当帧数明显高于60时,CPU开始出现瓶颈,这时候Dynamic Boost反而会降低帧数,这在CS GO中最明显,最低画质的CS GO已经是一个纯CPU瓶颈的游戏,此时就别让Dynamic Boost插手了。了解了Dynamic Boost 2.0的特性后,我们可以开始各种对比了。由于之前我一直误以为是BUG,所以对比时我都关了Dynamic Boost。

首先对比内存对游戏的影响。如图,影响最大的是两款高帧数的网游,4BG内存可以让DOTA2平均帧提高21%,CS GO提高11.4%,不过这个提升感知是否很强,就见仁见智了。而在单机游戏中,帧数增幅最大的是刺客信条奥德赛、古墓丽影暗影和看门狗军团(非常高画质),增幅都在6.5%以上,除了赛博朋克外的其它单机游戏的平均增幅是3.42%。奥德赛是CPU和显卡性能通吃,古墓丽影和看门狗军团属于帧数基数较大的游戏这么看来,即使是非常依赖内存性能的AMD平台,换内存是否能有明显提升,还是要看游戏瓶颈出现在哪里;如果是帧数已经非常高的网游和部分单机,那4BG内存会有肉眼可见的大幅度帧数提升。

接着是独显直连。独显直连是用户呼声很大,华硕却一直没能全面普及的功能。天选2没有独显直连,反而是为了凸显90Wh电池的续航,做了个屏蔽独显的功能……好在C口支持DP输出,可以接外屏实现独显直连。直连后,单机游戏的平均提升幅度为4.2%,高于内存带来的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单机是古墓丽影暗影,达到了9%。网游提升……看到CS GO那个500多帧了吗?真正的AMD优化游戏,摆脱核显后提升65%,好家伙。而当你把4BG内存和独显直连全都算上后,“完全体”的天选2游戏性能会有一个可观的增长:单机平均提升7.63%,古墓丽影能提升16%(赛博朋克提升1.1%,垃圾玩意……);网游则是直接帧数大跃进,DOTA2提升35%,CS GO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说内存使用2BG是行业集体开倒车的大势所趋,我们无可奈何,那么独显直连技术还是应该争取的,特别是以后2K高刷屏的普及,对核显的带宽更是一种考验。具体到天选2这个机器,可以看到,Cezanne全系列对网游,特别是CS GO有着极大的提升,领先200多帧的优势,华硕真的不考虑一下吗?最后,我们来个压轴重头戏:R7 5800H对比i7-10870H,游戏性能对比!大家准备好了吗?跟我一起喊:AMD,Y……

啊咧……?导演,剧本不对啊?R7 5800H的天选2帧数比不过i7-10870H的Aorus 15G?是的,一开始我也傻了,找了好几天的原因,重新测了几遍,依旧是这样的结果。没错,R7 5800H在游戏上打不过i7-10870H,而且是除了外屏的CS GO,其它都打不过。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没有收英特尔钱!我没有收英特尔钱!我没有收英特尔钱!!!

在台式机上,ZEN3一票CPU从5600X到5950X,游戏性能和i9-10900K比起来不说领先,起码也打得有来有回;到了移动平台Cezanne,按理说再差也是能和Comet Lake平起平坐,结果R7 5800H却有那么多游戏落后,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个人猜想是L3掉速或者CPPC调度的影响,但无论原因如何,这就是事实,据我所知,已经有不少厂商和我得出了相同的结果——游戏上,R7 5800H打不过i7-10870H。

四、生产力测试——迟到的AMD YES

游戏测试的滑铁卢,大家也都看到了。好在生产力上,R7 5800H发挥还算正常,找回了点面子。(注:以下测试均关闭显卡超频,可以较客观反映R7 5800H+3070LP 95W的成绩,天选2原机器的成绩只会更好)

Ps 2020 Benchmark,天选2取得了832分,仅次于搭载i9-10980HK的冰刃双屏和搭载i9-10900K的X170,Thinkbook那个请无视,我也不知道它为啥能刷那么高……在Ps中,4BG内存能带来11.8%的性能提升。

Pr 2020 Benchmark中,无论是2BG还是4BG,天选2的成绩都仅次于搭载200W RTX2080的X170,而且比搭载105W RTX2080 Max-Q的冰刃双屏还强,也许是双倍FP32 CUDA发挥了作用。同样,4BG内存带来了5.8%的提升。

Ae 2020 Benchamrk,天选2凭借CPU优势取得领先,2BG内存也不影响它取得高分。

Blender纯CPU渲染建筑设计图,耗时10分12秒。

AutoCAD 2019测试,开启硬件加速,成绩如上图。

SPECviewperf 2020成绩,2BG内存。

Pr 4K 60FPS 20M码率样片导出,天选耗时11分16秒,依旧仅次于X170。

反映文字办公性能PCMark 10应用程序测试,以往这是英特尔的强项,但现在,时代变了。R7 5800H凭借出色的单核性能打败一票英特尔CPU,Excel子项更是遥遥领先。对于重度Office办公用户,Cezanne能带给你更好的体验。

最后,我将R7 5800H和i7-10870H进行了对比(PCMark 10对比参见前文),在几个生产力项目中,R7 5800H领先幅度都比较可观,其中Blender快了26.4%,AutoCAD领先了19%,Pr和Ae分别领先18%和12.5%,PCMark 10领先了22%;而i7-10870H只在样片导出中,比R7 5800H快了3.2%。

i7-10870H取得可观领先的生产力测试,只有测试各种工业软件的SPECviewperf 2020。其中3DSMax和Energy领先幅度最大,分别是9%和10.8%。生产力测试总结:AMD,YES!Cezanne搭配30系显卡的机型,作为生产力工具还是很合适的。不过,有AI性能(或AVX512)需求、软件依赖英特尔库、极度看重兼容性、或者工业软件尤其是3DSMax和Energy的重度用户,请选择英特尔。

五、屏幕测试

天选饱受诟病的几大缺点之一,就是屏幕。天选低配和中配都是144Hz 60%sRGB的屏幕,华硕首发这块屏幕也让它成了千夫所指。今年的天选2终于在屏幕上进行了加强,中配和高配都是高色域高刷屏,只有便宜的低配继续沿用去年的屏幕。

屏幕面板产自夏普,型号LQ156M1JW26,这是一块15.6英寸1080p分辨率240Hz刷新率的屏幕。

实测色域覆盖98.5% sRGB,色域容积102.4%sRGB。

实测屏幕最大亮度335.1nit,相关色温7243K,黑色亮度0.2951nit,对比度1135.4:1。相关色温偏高使得这块屏幕的灰阶偏向青色,白得不够纯正。

色准方面,ΔE*00的表现倒是挺好,符合夏普面板的一贯水准。

相关色温基本维持在7000K左右,对应的伽马曲线并不是很平整,在75%~95%输入时波动明显。

此面板在25%亮度及以下采用高频PWM调光,频率23280Hz,无需担心伤眼。

黑白响应时间8.8ms,灰阶(50%~80%)响应时间14ms,不是幻14那种高刷拖影屏。总地来说,天选2的这块240Hz夏普屏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既可以满足电竞需求,在经过适当校色后也可以满足内容创作需求。天选2在屏幕上下功夫自然是值得夸奖,要是把低配版的低色域144Hz屏幕也换成高色域就更好了。

六、固态硬盘测试

固态硬盘是天选的第二大硬伤,万年不变的660p使用体验不佳,尤其是出缓后变成“大号U盘”让不少用户难以接受。这次天选2终于不用660p了,改用海力士BC711,TLC固态硬盘,爷青结。

常用测试软件的跑分如上图所示,可能是R7 5800H有加成,这块BC711的性能相当不错,至少在分数上,已经比肩西数SN730、三星PM981a、东芝XG6这样的“知名”固态,在PCMark 10上更是以2032分的成绩名列前茅,老实说,我有点怀疑它刷分……

使用HDTune测试缓存,BC711缓存容量26GB,高于同容量三星PM981a和SN730,出缓写入速度平均892.63MB/s,高于三星PM981a的852.15MB/s,低于SN730。BC711的性能并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发热。

如图,主控在连续读写的过程中,温度已经到90℃,所以在读取测试时会出现剧烈波动。天选2对固态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散热措施,也没有设计好风道,雪上加霜的是网卡还放在固态下方,建议自行加装硅脂垫或散热片,或者更换不那么热的固态硬盘。

七、散热测试与拆解

散热能力曾经是天选的弱项,散热上的缩水让它被竞品各种吊打;而现在,天选2却能昂首挺胸地把散热当作卖点之一。天选2除了配置之外,最大的改变就是它的散热模组。

天选1天选2

从拆机图可以看出,天选2在热管方面的改变是“加长”:显存和供电的热管延长覆盖CPU供电,并与鳍片相连,使CPU供电不再是“被动散热”;显卡一侧的热管延长覆盖CPU,加强了CPU散热。整体的设计更加接近魔霸。有意思的是,由于核心之间的高度差,天选2的热管中间段向下凹折,显然这对散热有影响。但如果要弥补高度差,和CPU接触的铜底座就要更厚,个人认为加厚底座要比凹折热管的损失更小,而华硕选择了凹折热管,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除了热管,天选2的风扇也有改进,扇叶从原来的53片增加到83片,轴承左边做了一个凸起的设计,增加出风量。不过,风扇功率依旧是2.5W(5V*0.5A)。从拆机图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天选2去掉了2.5英寸硬盘位,取而代之的是90Wh大电池,不过电池占用的空间让第二个M.2硬盘位无法正常摆放,只能斜着摆,实测第二个M.2带宽是PCIe 3.0x4。 天选2的散热是做了明显改进的,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

室温25℃,单烤FPU 10分钟后,CPU维持在91.4℃,功耗73W,频率3.725GHz;显卡62℃。值得一提的是,天选2在增强模式下,功耗设定是80W,却因为供电导致无法达到最大功耗。

单烤显卡10分钟后,CPU升温到74.4℃,显卡维持74℃,功耗95W,频率1275MHz。

双烤30分钟后,CPU温度维持89℃,功耗45W,频率3.15GHz;显卡维持78℃,功耗90W,频率1305MHz。此时的噪音是47dB(A)。需要注意的是,45W烤FPU时的频率已经低于默频,看来标压CPU给45W功耗也开始不够用了。

在表面温度上,天选2控制得很好,高温区域面积较小,常用键位基本不受影响。可以看到,天选2的散热有了明显进步,无论单双烤,都能保持CPU和显卡一个比较正常的性能发挥,同时温度也不会过高。在单烤时,显卡通过Dynamic Boost提高到95W,双烤时恢复90W;CPU双烤时功耗降低到45W,整机压力测试下能维持的功耗大约是45W+90W,符合之前说的Dynamic Boost总功耗设定。值得一提的是,天选2的Dynamic Boost属于“驱动福利”,从提升幅度可以看出,它并不是完整的Dynamic Boost。

最后展示一张核心特写,显卡核心代号GN20-E5-A1,6相供电;CPU和上一代差不多,AMD也说过用于Renoir的PCB兼容Cezanne,CPU使用了4相供电。

八、续航与离电性能

游戏本我向来不是很看重续航——除非是99Wh大电池,才能给主流游戏本带来一个能看的续航表现。但如果是“砖头机”,99Wh,说难听点,够干啥的……天选2这回将电池升级到90Wh,并且还脑洞大开地设计了一个“核显模式”,能够热切换核显,屏蔽独显……有这功夫设计个MUX不好吗?

测试条件:屏幕亮度120nit(35%),关闭WIFI和键盘背光,不使用外接设备,电源模式选择平衡——更长的续航,性能模式默认静音。注意,天选2在电池模式下会默认开启静音模式,并将屏幕刷新率降低到60Hz,此时CPU最大功耗为45W。从PCMark的续航测试来看,90Wh电池效果立竿见影,开着独显的情况下,PCMark 10能有9个半小时的续航,PCMark 8也有5小时51分,日常使用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如果你只是单纯办公,那PCMark 10的时间比较接近实际使用;如果你是不接电玩游戏,那应该连PCMark 8的时间都达不到。

对于日常办公,建议开启核显模式,续航还能再长个1小时。除了续航,这次我还加入了离电性能,因为之前AMD被诟病的一点,就是电池模式下大幅度降低性能换取续航,对使用体验有影响。本来这个测试放到低压CPU上做更合适,但作为首发就不管那么多了。有一点要先说明,天选2在电池模式下没有“增强”模式,因此我们统一使用“性能”模式来进行对比。

实际结果很有意思,我选择了PCMark10 应用程序、Ps和Pr,分别代表低中高3个负载,结果它们的性能损失幅度是反过来的:负载最低的PCMark 10性能损失31%,Ps性能损失25%,负载最高的Pr性能损失13.3%。

逐个来分析,在PCMark 10的测试过程中,R7 5800H频率被限制在3.2GHz,也就是只有基频,平均频率直接少了0.9GHz,这跟Renoir的策略很像。

而在Ps这一块,虽然整体的频率依旧受限,但高频的次数明显增加,离电时的功耗也有明显提高;显卡方面则几乎不做限制,性能正常发挥。

负载最高的Pr,R7 5800H频率限制再一次放宽,到后面一段突破默频,有了小幅度睿频;显卡方面则受到电池总输出功率限制,但平均频率只降低150MHz。可见,在电池模式下,R7 5800H会根据负载的实际情况对频率进行限制,这个调度可能通过CPPC实现。轻度负载下,R7 5800H会大幅度限制频率来提高能耗比,随着负载提高逐步放宽限制。

九、总结

优点:1、首发AMD移动端处理器。2、搭载240Hz高刷新率屏幕。3、换用了 T L C 高速固态硬盘,且两个M.2插槽都是直连。4、散热终于不拉跨了。

缺点:1、内存集体“开倒车”,影响游戏帧数表现。2、不支持独显直连功能。3、首发配置单一,选择不多,还要抢。4、SSD与网卡“叠叠乐”,且SSD发热大,没有散热措施

写完这篇评测,我的感受也正如标题所说——五味杂陈。天选2本身是一款脱胎换骨的好产品,尽管华硕因为种种原因(一说是省成本,一说是赶首发,我觉得两者都有)不做独显直连,但在其它方面,好歹跟上了大部队,不再是当年那款让人又爱又恨的机器。而AMD的ZEN3架构,在台式机上风光无限,基于ZEN3架构的Cezanne更是让人无比期待。评测开始前,我早已计划好了流程:跑分,游戏,暴打,吹爆,完毕。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没想到结果不如人意……R7 5800H跑分优秀,生产力爆表,但在最最重要的游戏方面,却输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游戏本游戏本,游戏玩家无疑是一大购买主力,这结果对于他们来说岂不是很尴尬?今年本来大家都期待一波AMD能全面暴打英特尔,没想到先锋R7 5800H却依旧在游戏性能上输了。Renoir输了情有可原,毕竟时隔多年重回移动端,且ZEN2在台式机上玩游戏确实不如英特尔;这Cezanne也输了就很说不过去了……不知道后续的R9 5900HX和5980HX情况怎样,能否打得过i7-10870H和i9-10980HK?

但问题都不是这个,而是接下来的Tiger Lake-H,AMD咋办?降价贱卖吗?

昨天我从农企那拿到了一版解决L3掉速的BIOS,更新后除了AIDA64跑分正常外,并没有什么卵用,也就没写到文章中。特别是在我听说了某个“解决”该BUG的方法后,我怀疑农企根本没解决问题……当然,如果他们真的解决了L3掉速,而游戏性能并没有什么提升的话,就要考虑从其它方面下手了。

亦或者说,Cezanne本来就是这表现,那我无话可说了……只能说我对它的期待太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